鑄造工藝參數是影響
減速機外殼質量的關鍵因素,直接關系到鑄件的尺寸精度、力學性能、內部缺陷(如氣孔、縮孔)及表面質量。以下從主要工藝參數入手,詳細分析其對減速機外殼質量的影響:
-
過低:金屬液流動性差,易導致澆不足(外殼型腔未填滿)、冷隔(金屬液分層凝固),尤其對復雜結構(如多腔室、薄壁部位)影響顯著。
-
過高:
-
鑄鐵易產生氧化燒損,導致碳、硅元素流失,降低力學性能;
-
鑄鋼易出現晶粒粗大,增加脆性;
-
金屬液吸氣量增加,冷卻后形成氣孔(如外殼表面或內部的針孔);
-
加劇型砂侵蝕,導致粘砂(外殼表面附著砂粒,難以清理)。
-
灰鑄鐵:碳(2.5%-3.6%)、硅(1.0%-2.5%)含量過低,流動性差且易產生白口組織(硬而脆);過高則強度下降,易出現縮松。
-
球墨鑄鐵:球化劑(如鎂、鈰)不足會導致球化不良(石墨呈片狀),降低韌性;殘余鎂過高則易產生氣孔。
-
鑄鋼:硫(≤0.04%)、磷(≤0.04%)超標會導致熱脆或冷脆,外殼受力時易開裂。
-
同熔煉溫度的影響,需根據外殼壁厚調整:厚壁部位需稍高溫度以保證補縮,薄壁部位需稍低溫度避免過熱。
-
過慢:金屬液在澆注過程中提前冷卻,易形成冷隔、澆不足,尤其對細長孔(如軸承孔)影響大,可能導致孔道不貫通。
-
過快:
-
金屬液沖刷型砂,導致砂眼(外殼內部混入砂粒);
-
卷入空氣,形成氣孔或氧化夾雜;
-
對砂芯沖擊力過大,可能導致砂芯位移(如軸承孔同軸度超差)。
-
澆道截面過小:金屬液流量不足,導致澆不足;
-
澆道分布不均:外殼各部位充型速度差異大,易產生應力集中(冷卻后變形);
-
內澆口位置不當:直接沖擊砂芯或薄壁部位,導致局部過熱(縮孔)或砂芯損壞(砂眼)。
-
透氣性:過低會導致型腔內氣體無法排出,形成氣孔(外殼表面或內部);過高則型砂強度不足,易被金屬液沖蝕(砂眼)。
-
緊實度:過低導致型砂退讓性差,鑄件冷卻收縮時產生裂紋;過高則透氣性下降,增加氣孔風險。
-
水分含量:過高會使金屬液遇水產生氣體(如氫氣),形成氣孔;過低則型砂粘性不足,起模時易塌箱(型腔變形)。
-
砂芯強度不足:澆注時被金屬液沖擊變形或潰散,導致外殼內腔尺寸超差(如軸承孔偏心)。
-
砂芯定位偏差:直接影響外殼關鍵孔系(如輸入軸孔、輸出軸孔)的同軸度,裝配時齒輪嚙合不良。
-
過快:鑄件內外溫差大,易產生內應力(導致變形,如外殼法蘭面翹曲)或裂紋(尤其壁厚突變處)。
-
過慢:晶粒粗大,降低力學性能;同時補縮不足,易形成縮孔、縮松(如外殼壁厚中心部位)。
-
冒口過小或位置不當:無法有效補縮,外殼厚大部位(如法蘭、箱體底部)易產生縮孔(內部空洞),導致強度不足。
-
冒口過大:增加金屬液消耗,且切除后表面凹陷需額外修整(影響尺寸精度)。
-
球墨鑄鐵退火時,溫度過低或時間不足,無法消除白口組織(外殼硬度過高,加工困難);
-
鑄鋼正火時,溫度過高導致晶粒粗大,韌性下降;保溫不足則組織不均,力學性能波動。
-
灰鑄鐵時效處理冷卻過慢,內應力消除不徹底,后續(xù)加工易變形;
-
球墨鑄鐵淬火冷卻過快,易產生裂紋(尤其復雜結構部位)。
鑄造工藝參數對
減速機外殼質量的影響具有關聯(lián)性(如澆注溫度與速度共同影響充型)和累積性(如化學成分偏差疊加冷卻不當,可能導致多重缺陷)。生產中需通過參數優(yōu)化(如根據外殼結構調整澆注系統(tǒng))、過程監(jiān)控(如實時檢測熔煉成分),減少氣孔、縮孔、變形等缺陷,確保外殼滿足強度、精度及裝配要求。
無錫市鑄造廠擁有68年鑄造加工經驗,歡迎來電咨詢!